现在一说到魏国,大家第一想到的就是魏蜀吴三国时期的魏,其实,在中国的历史上,有很多 “魏”国。第一个正经的魏国,是公元前403年—公元前225年的周朝诸侯国之一,也是战国七雄之一。
这个魏国,就是历史上“围魏救赵”的那个魏国。公元前354年,赵国进攻魏国的附属国卫国,作为宗主国的魏国不能袖手旁观,于是出兵攻打赵国,双方僵持不下。赵的盟国齐,出于政治考量,在赵国邯郸即将被攻陷的时候,派出田忌为主帅,孙膑为军师,率领齐军主力驰援赵国。田忌本想直接跑到邯郸和魏军主力决战,而瘸腿军师孙膑主张去攻打魏国大梁,断其粮草,在魏军自救途中设伏劫杀,最后赢得了胜利,也救了赵国。
后来,齐国和魏国之间还进行了马陵之战,也就是在这场战役中,孙膑设下减灶诱敌之计,逼死了庞涓,魏国实力大损,从头号强国沦为二流国家,最后被秦国所灭。
接下来才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的魏国。东汉末年,天下大乱,群雄逐鹿,曹操在军阀混战中,势力逐渐增强,建立了魏国,历史上也叫做曹魏。这个魏国大家最熟,就不详细介绍了。
三国之后是两晋南北朝。中间五代十六国期间出现过冉魏、翟魏,属于昙花一现,就不多说了。北魏(386年—534年)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权,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。因为它是从现在的内蒙古发际,在中国的北方,所以叫北魏。为了区别于曹魏,历史上也被称作后魏。代父从军的花木兰就是北魏的,“天苍苍野茫茫,风吹草低见牛羊”也是北魏的民歌。《齐民要术》和《水经注》也都著于北魏年间,所以,北魏也是很牛逼的。
但是,北魏赋税极重,又喜欢打仗,你想,连花木兰这样的女子都被逼无奈上了战场,人们的生活是动荡的,再加上北魏的太后很强势,为了权利不惜毒死皇帝再立新君,但是各种太后轮番登场,执政水平又不足,因此最后还是轰然崩塌,分裂成了东魏和西魏。这里的“东西”代表着地理位置。
东魏活了17年,西魏撑了22年,最后,魏在中国历史上就烟消云散了。隋朝末年那个短命的只有一年的瓦岗军-魏国,不提也罢。